遠在天邊,近在咫尺。
張綺瑄/諮商心理師/家族治療師
曉玲眉飛色舞的談起自己的現況,口罩隨著她臉部的肌肉上上下下,掩不住滿臉的笑意;加上她飛快的陳述,如同輕舟愉快的行過萬重山。『誰會付錢來這裡快樂的講她分手後的現況呢?』我一點都笑不出來,提醒自己切莫一不小心皺起了眉頭。
『如果把你剛剛講的內容消音,只看著畫面,看著你的表情,你覺得別人會覺得...你正在說一個分手的失落心情或是一個快樂的事呢?』曉玲約莫80公里車速的滔滔不絕突然緊急煞車。『我好像一直都是這樣...』笑容如同脫落的妝容,蓋不住黯淡的膚色。淚水如同崩塌的雪山瞬間急流而下。
『你覺得現在是什麼感覺呢?』我試圖慢慢靠近那燦爛妝容背後探出頭的曉玲。『我覺得很焦慮,我最近非常焦慮...』探出頭的曉玲才說了二句話又不見了。我驚訝的看著燦爛妝容的演員再次粉墨豋場『哈哈~我就是都會很焦慮啦!』
人與自己的距離到底是很近?還是很遠?語言和非語言之間反差的矛盾凸顯一個事實:本是最靠近的自己,卻常常是最遠的距離。雖然社會化讓人有時候不得不戴起堅強的面具,但讓面具成為自己,卻很可能是成長過程養成的生存模式。
在困難的環境中掙扎的孩子,發現笑臉迎人,讓周圍的人開心可以度過當下的難關,就會想要持續複製同樣的成功經驗。隨著歲月的流轉,刻意經營的成功模式愈來愈熟練,真實的自己在轉動下的鏡頭,被推的愈來愈遠,愈來愈模糊。
善解人意、人緣極佳的曉玲,常常吸引許多朋友的靠近,唯獨難以靠近她的就是最近、又最遠的自己哪!
分手是親密關係的斷裂。如果靠近不了自己,不知道痛在哪裡,又如何走過療傷的漫漫長路呢!?生命中的難題,一山比一山高,能夠認識、貼近真實的自己,與自己建立親密的關係,才能穩穩的、一步一步、爬過重重高山,抵達可安歇的清靜水邊啊!
我知道我和曉玲還有一段路要走...期待下次探出頭的她,接住我溫和堅定陪伴的心,多一分駐足片刻的勇氣。
留言列表